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徹查銀行理財產品:民生收益率吻合度最高 招行最低

      添加時間:2017-11-28 16:45:30
      瀏覽次數: 0
      互聯網理財“寶寶軍團”正在謝幕,開年以來收益率已由“6%”普遍下滑到“5%”;銀行理財產品大軍正在猛沖,不僅產品發行提速,預期收益率也你追我趕;

      ● 2013年178家銀行共發行了46823只理財產品,同比增長45%。2014年一季度,可供統計的163家銀行已發行13464只理財產品,相比去年同期的9530只,繼續保持著超過40%的高速增長;

      ● 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張餅,能否吃到嘴里,要看銀行的責任心,也要看投資人是否心明眼亮。僅憑運氣,很難持久享受到優質銀行理財產品的甜美收益率;

      ● 從今年一季度最新情況看,16家上市銀行中,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吻合度最高的是民生銀行,一共799只產品中,有655只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收益率,吻合度為82%;吻合度最低的是招商銀行,其今年一季度到期的理財產品共有461只,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的只有28只,吻合度僅為6%。

      超“6%”!超40%!超45000只!一個個吸引眼球的數據背后,是銀行理財產品的單兵突進。

      互聯網理財“寶寶軍團”正在謝幕,開年以來收益率已由“6%”普遍下滑到“5%”;銀行理財產品大軍正在闊步前行,不光是產品發行提速,預期收益率也你追我趕。《投資者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2013年178家銀行共發行了46823只理財產品,同比增長45%。2014年一季度,可供統計的163家銀行就已發行了13464只理財產品,相比去年同期的9530只,繼續保持著超過40%的高速增長。

      與發行增速媲美的是預期收益率,2014年以來,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產品頻頻出現。銀行理財產品的繁榮,吸引了大批手握現金的上市公司。據《投資者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逾百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告,涉及金額已達數百億元。

      那么多熱錢涌入銀行理財產品,是淘到了金礦呢還是買了一堆垃圾?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是一回事嗎?究竟哪些銀行的理財產品實際收益大于或等于預期收益的占比多,買入獲利的概率比較大?《投資者報》記者在對近兩年來的銀行理財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時發現,銀行理財產品得到的并不全是鮮花和掌聲,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大幅虧損、風險提示形同虛設、投訴無門、推脫責任等現象屢屢存在,高息攬存、信息披露不充分、資產表外轉移等弊端也屢見不鮮。如同所有的投資一樣,銀行理財產品同樣“投資有風險,介入需謹慎”。

      數量暴增40% 收益率逆勢上揚

      2013年,受各類互聯網理財“寶寶軍團”的影響,銀行攬儲大戰越發白熱化。銀行一貫用來保障存款規模的理財產品這一手段更是被運用到了極致,不單產品數量新高迭創,其預期收益率也是一路提升。據《投資者報》記者統計,2013年,可供統計的178家銀行共發行了46823只理財產品,較2012年同比增加了45%。而且預期收益率也普遍在5%以上。

      這一趨勢在2014年不但沒有緩解,而且愈演愈烈。據《投資者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4年一季度,銀行已經發行了13730只理財產品,比去年同期的9684只增長了41%。

      Wind數據顯示,2013年銀行理財產品數量超過1000只的銀行共有11家。其中,建設銀行以5015只、市場占比11%排在首位;緊隨其后的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與南京銀行,分別發行了銀行理財產品3275只、2498只、2304只、2304只、2132只、1777只、1420只、1389只、1330只、1234只。

      從上述數據來看,國有大銀行、城商行與股份制銀行仍分掉了銀行理財產品大部分的蛋糕,2014年的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的這一格局仍未改變。從產品數量上看,截至3月31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超過500只的銀行有8家。建設銀行仍以1374只居首,民生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交通銀行緊隨其后,分別發行了銀行理財產品905只、753只、666只、626只、625只、610只、585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互聯網理財“寶寶軍團”開年以來收益率由“6%”普遍下滑到“5%”不同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繼續向高位進發。

      據《投資者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31日,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百度百賺利滾利以及蘇寧零錢寶等掛鉤的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已失守“6%”大關。而同期推出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則基本全在“6%”以上,如長沙銀行發行的金芙蓉長盈17號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7.7%,理財期限為363天,起始金額為20萬元;天津銀行發行的匯富計劃61期理財產品期限只有33天,預期年化收益率卻高達6.4%。南京銀行今年以來發行的預期年化收益率超6.2%的產品也多達7款。2月10日,招商銀行推出的一款“金葵花”焦點聯動系列之股票指數表現聯動理財產品,其預期收益率更是達到了罕見的12%。

      “由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沖擊,銀行普遍面臨存款流失的壓力,為了吸引更多的存款,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就勢在必行。”平安銀行一位理財經理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據了解,類似平安銀行這樣的股份制銀行,今年其推出的高收益理財產品主要針對貴賓客戶,如平安銀行“私行專享尊貴組合A資產管理類2014年15期”投資期限105天,預期年化收益率則達6.2%。興業銀行“私人銀行客戶專屬人民幣理財產品第043號”169天期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6.5%。華夏銀行、廣發銀行針對高凈值客戶也發行了預期年化收益率超6%的理財產品。

      預期不等于實際

      招行一季度“不靠譜”

      “盡管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不斷高漲,但投資人仍要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是對于銀行理財產品來講,預期收益率只是銀行按照其投資標的以及歷史投資收益數據,預期理財產品能實現的最高收益率。”光大銀行西城金融街支行一位譚姓理財經理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也就是說,銀行理財產品在發行時向投資人宣傳的收益率,只是畫了一個大大的“餅”,這個“餅”與投資人真正吃到嘴里的餅,可以一般大小,也可以不一般大小。比如某銀行在售的一款72天期理財產品,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為7%,但由于種種原因,到期后該產品銀行給出的實際收益率是0.7%,那么投資者拿到手的也就是0.7%的收益率,而非購買時所說的7%。

      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銀行理財產品的這種情況并不違規!因為按照有關監管部門的規定,由于銀行理財產品同樣存在風險,所以不得承諾收益。所謂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預計最好情況下的收益率,不是真實給出的。

      “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光關注預期收益率是不夠的。理財產品發行者的實力和信譽、發行者過往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的吻合度等等都要綜合起來考慮。”一位資深銀行理財經理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記者查找Wind數據,發現去年有8000只以上理財產品沒有收益資料,占總數的20%,就此,記者采訪wind客服人員,經理趙紅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缺少收益資料’是指該銀行理財產品沒有公布實際收益率。”因此,《投資者報》記者在統計發行銀行過往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的吻合度時,只考慮已有部分理財產品公布實際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全都沒公布實際收益率的銀行不納入統計分析范圍。

      據Wind數據,2013年可統計的178家銀行中,實際收益率大于或等于預期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只數占比超過50%的有104家,再排除年度發行產品總數量不足100只的銀行,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大于或等于預期收益率占比超過50%的一共有40家銀行。其中,恒豐銀行吻合度最高,2013年一共發行了1016只銀行理財產品,除了3只缺少收益資料外,其余的1013只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均等于預期收益率,兩者吻合度達到99.7%。貴陽銀行緊隨其后,2013年一共發行了128只銀行理財產品,其中4只實際收益率大于預期收益率,123只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收益率,兩者銀行占比之和達到99.2%。廈門銀行排在第三,共發行了191只理財產品,188只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收益率,吻合度占比達到98.4%。

      南洋商業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浦發銀行等吻合度排名靠后。其中浦發銀行共發行1235只銀行理財產品,僅有244只產品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收益率,兩者吻合度僅為19.8%;

      16家上市銀行中,農業銀行的理財產品2013年實際收益率與預期吻合度最高,共發行了1663只銀行理財產品,其中6只產品實際收益率大于預期收益率,1460只產品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收益率,二者吻合度達到了88.1%。

      從今年一季度的情況看,招商銀行墊底。截至2014年3月31日,據Wind數據,16家上市銀行中,銀行理財產品吻合度最高的是民生銀行,一共799只產品中,有655只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收益率,吻合度為82%;招商銀行今年一季度到期的理財產品共有461只,已公布實際收益率等于預期的僅28只,吻合度僅為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