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互聯網醫療創業全面退潮?不,婦幼領域還處跑馬圈地階段

      添加時間:2018-04-11 14:45:09
      瀏覽次數: 0
      上周五(4月6日),剖宮產5天后的張彥即將出院。在她的主治醫生例行檢查完后,病房里進來了另一位年輕女醫生。詢問并觀察了新生兒的狀況后,她拿出自己的手機向這位新手母親推薦了一款專注婦幼領域的APP。“我就在這個平臺上,回家后寶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咨詢我。”女醫生說道。

      在上海某區的婦幼保健院,每一位新手母親出院前,都會有一名醫生向她們做前述推薦。經歷了2015、2016年的創業、融資高潮后,互聯網醫療市場趨向冷靜。但目前在婦幼領域尤其是兒童醫療部分,創業的熱火仍在持續。為何婦幼領域的互聯網醫療創業熱情未減?

      創業者探路
      “2013年、2014年出現了第一批移動互聯網醫療,當時有很多互聯網人跳進來說要顛覆醫療,那段時間醫療行業非常火熱,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大白安心創始人黃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黃茜也是一名互聯網醫療創業者,曾就職于光速安振中國創投。和很多互聯網創業者有點相似,在醫療領域,黃茜基本算是“外行”。2015年底,這位擁有杜克大學福卡商學院金融和醫療管理方向MBA學位的年輕人開始探尋路徑。

      當然,探索的過程并不容易。黃茜告訴記者,其最開始嘗試的模式是做專科醫生為主的雙向轉診,后來轉到全科醫生為主的模式上面,也是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第一個合伙人離開了。

      從2015年底2016年初開始,互聯網醫療市場開始變得冷靜,不少創業者意識到醫療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事情,具備很多特殊性。

      “以前互聯網行業的打法都是大平臺,把醫生、患者拉上來,平臺提供類似掛號這樣的服務。不過,此后很多醫療公司因為模式不清晰慢慢難以為繼,市場和創業者越來越冷靜。而且這跟消費品不一樣,頻次太低,有很多的門檻。”黃茜說。

      和黃茜一樣,在摸索市場的過程中,不少創業者發現在進行線上咨詢以及提供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等方面,感興趣的往往是媽媽們,特別是0~6歲兒童的家長,他們的互聯網化程度和付費意愿均較高。

      基于此,2016年年中,在調整為面對C端服務后,黃茜決定轉向兒童家庭醫生。“其實挺困難的,我創業時沒有一個團隊,也沒有具體的想法,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挺痛苦的。像我們這類小的創業公司,在資金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調整,其實是非常難的,九死一生。”黃茜告訴記者。

      多種商業模式切入
      因為婦幼群體對醫療健康服務具有長期、高頻的需求,在互聯網醫療創業大潮略有回穩的情況下,這一廣度、深度都較大的垂直領域目前仍是熱門方向。并且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婦幼健康領域的市場空間再度擴大。

      在此背景下,和大白安心一樣,目前市面上類似專注于婦幼領域,尤其是兒童醫療的平臺不在少數。

      一方面,一批主打就醫便捷、環境溫馨的小型兒科連鎖診所此前已開始快速布點增長,如睿寶兒科、維爾諾兒科等。另一方面,一些已經在婦幼健康咨詢垂直領域獲取較大流量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如媽咪知道等,也開始布局線下連鎖門診。另外,包括丁香園、杏仁醫生、企鵝醫生等互聯網醫療平臺也陸續開設線下診所,不過這些診所以全科為主,部分側重兒科服務。

      除此之外,一些兒科醫生選擇在線上通過微博和微信科普文等積累一定數量粉絲,成為有影響力的大V,而后落地線下門診提供兒科診療服務,典型代表有崔玉濤的育學園、裴洪崗的怡禾健康等。

      黃茜表示,上述幾種類別公司的商業模式和切入點各有不同,但整體來說,還是以脫離體制或多點執業的原本已經比較短缺的公立兒科專科醫生為提供服務的主體,大多數依賴醫生個人的經驗和素質,公司平臺較少有實行統一臨床路徑和強勢的質量控制體系,線下咨詢服務和線下門診服務有時互相代替而導致不能有效結合。

      丁香診所負責人楊澤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兒科領域創業模式有很多種,未來還有其他形式。但其強調,互聯網醫療公司必然是走連鎖的路子。“以后連鎖診所應該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多一些。醫生個人的診所應該在三線及其以下城市更多一些。但是最終,應該是醫生個人的診所在整體體量上更多一些,甚至成為主流。”在他看來,互聯網平臺優勢不是主要優勢,畢竟醫療主要還是依靠線下,有地域成本。互聯網平臺會為市場培養新的醫療消費習慣,并且充當個體醫生品牌孵化器。

      CIC灼識咨詢創始合伙人侯緒超認為,從整個婦幼領域來看,后續可以挖掘的方向仍很多,如優生優育方向的基因測序和不孕不育,兒童營養、育嬰居家服務等。市場潛力很大,就看如何設計產品,如何到達家庭客戶。

      卡位階段多項問題待解
      前述幾位行業人士認為,目前婦幼領域的競爭還處在初級階段,線下部分發展基本較為成熟,但結合互聯網探索的新型模式還處于早期。

      近兩年來,為知識付費的大潮在快速興起,在醫療行業亦是如此,要認可醫生的服務就要為這些服務買單。但現實情況是,消費者并不愿意在這些線上平臺過多付費。

      黃茜就表示,目前對線上平臺用戶的培養是一大難題,用戶粘度則是另一大問題。“用戶留不住,平臺一停止補貼,用戶下滑就很厲害,服務體系上也存在問題。”

      不過,行業人士看好這一領域。楊澤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后續問診頻率較高的婦幼領域會成為互聯網醫療較早盈利的部分,但其強調只是兒童醫療,主要是體制內的兒童醫療服務品質短期不可能改善,給了社會資本支持的互聯網醫療項目5~10年的機會。

      “但不要對傳統婦產科項目希望太高。婦產科,特別是產科因為行業監管更多,投入資本相對更大,體制內的產科醫療機構也在擴張,社會資本在婦產科領域的項目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與婦女有關的腫瘤、醫療美容或許還有一些機會。”楊澤方補充說道。

      資本方面的反應也算得上不錯。有領域內企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其近期就在接洽融資一事。“態度還是很熱情的,大家都很看好這塊,畢竟高頻高值,關鍵還是解決方案,沒人走通這條路,都還在摸索。”侯緒超表示。

      “目前兒童醫療多數企業還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但是大家都才開始,各自重點還是不同。擴張太快的,會在未來2~3年死掉,主要是運營管理和人力資源供給不上,盈利遇到瓶頸。”在楊澤方看來,行業競爭估計明年初就會開始,主要在北上廣深這些診所密集的地方形成競爭,那些創辦者不是醫療背景的診所或最先被淘汰。(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