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談判中如何說“NO”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這種"好是好,但是......"的表達方式,常讓跟我們談判的外國人不知道我們到底答不答應,因而錯失商機。

        談判的時候,到底該怎么說"No",一直困擾著初入職場的朋友。很多人告訴我,因為怕得罪客戶,所以不敢說"No"。這其實也是東方人談判的特色,不管是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每一個民族處理"No"的方法都不一樣。最近看了一本日本人寫的談判書,對日本的一些談判方法很有體會。

        書中講了一個故事:在一次價值2億日元的交易中,買方希望賣方降價100萬日元。賣方其實也可以讓,但是又怕造成先例,以后收不回來,所以他支支吾吾地表示公司實在沒辦法讓太多。對方采購經理(顯然不是日本人)態度馬上起了變化,說:"哦,我明白了。那就這樣吧,既然貴公司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沒有關系,這件事就當我們沒談過吧。"說完就站起來出去了,談判破裂。

        這個反應出乎賣方意料。于是賣方又悻悻地回去找買方,看看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再談一次,但是遭到回絕。對方甚至以更高的價錢跟別的供貨商談成了買賣。

        日本商社因此學到教訓。書中說,在賣方的字典里,應該沒有"No"這個字。在交涉的過程中應該學會用"拜托您"來取代"不"。比如買方提出嚴苛的價錢,賣方則應回答:"能不能拜托您再考慮一下。"或者"拜托您可不可以再提出新的數字?"到最后再思考要不要接受買方的最終條件。日本人似乎很喜歡這樣行禮如儀的談判。

        美國人在研究日本談判行為時指出,日本人在談判時常常會說已經到底線了,絕對不能讓了,但是如果你繼續往下逼,最后他們還是會讓一點。這個研究發現也許沒錯,但總讓人覺得步步相逼太過粗糙,收尾收得不漂亮。跟日本人談判時,如果能用前面日本人自己講的方式,應該會比較圓滿,氣氛也會比較好。

        我們中國人在說"No"的時候。常常也語焉不詳。我們習慣先說"好",然后再用很多條件或特殊狀況,把那個"好"給稀釋掉。這種"好是好,但是......"的表達方式,常讓跟我們談判的外國人不知道我們到底答不答應,而錯失商機。有沒有什么可以不要直接說"No",但又不會語焉不詳的方法?或許可以考慮一種"有條件拒絕"的表達方式。

        比如我們可以跟對方說:"在現在這個情況,我的答案是No。"或者:"如果你一定要我現在回答的話,答案是No。"這種回答方式,為自己留了一個轉換空間。意思是將來也許可能答應,但在現在這個時空環境,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大家各自再努力一下吧。

        還有一種就是把響應的單位加以區分。假設我們是代工的工廠,現發生客戶退貨的問題,原廠要我們負責。我們認為責任可能在顧客自己,或是海外的包裝廠,但又不敢直接對原廠說"No",這時可以說:"我們質量單位沒有問題。可以完全配合。但這基本上是售后服務的問題,應該要先聽聽售后服務單位的意見。"這樣一黑臉一白臉,才能創造出后面的談判空間。

        要不就是把議題切割。"這一部分我可以答應,那一部分我就沒辦法了。"所以切割有三種。一是時間(現在不行,以后也許可以),二是單位(我們沒問題,他們比較強硬),三是議題(這部分可以,那部分不行),都可以是有條件拒絕的方式。不敢用"斷然拒絕"戰術的朋友,不妨試著操作看看。
      上一篇:選拔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