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自驅力: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人不應為了外部的贊譽而工作,因為工作本身就是獎賞"只有達到將工作本身看作是獎賞的境界,才會珍惜乃至敬畏自己的工作機會,工作職位。

        一、怎樣認識自驅力

        美國的一本暢銷書《驅動力》,它里面的觀點可能對我們大家有一定的啟迪。這本書去年被評為亞馬遜最暢銷書50強。

        《驅動力》這本書的副標題是關于激勵的真相,它把激勵也分為1.0,2.0,3.0,

        激勵1.0假定人類是為了生存而奮斗。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去工作,我就沒有飯吃,沒有衣穿,這是迫于生存的壓力;激勵2.0則假定人類還會對其環境中的獎懲做出反應。激勵1.0和2.0都是他驅動,是外部激勵。我們現在需要升級到激勵3.0,激勵3.0是內在激勵,自我驅動。其動力來自于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不斷地去學習和創造。具備了這種自驅力就會達到更高的境界。激勵3.0有三個基本元素:自主、精熟和目標。

        ■"自主"。自己決定自己生活的希望

        "自主"有兩個特征,一是自主驅動去做好應該自己做好的事;二是必須要有一個可以自主驅動、自主創新的平臺。我們現在推進的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就符合這兩個特征:一是可以自主驅動每個人的人單合一;二是創造了很好的平臺,也就是我們的倒三角組織,組織架構從層級結構變成了矩陣網絡,大家形成了一個整體。《易經》乾卦的爻辭中最高的就是"用九":即群龍無首。我們要實現的目標就是群龍無首,每一個自主經營體都是一條龍,每一條龍不是由其上級來指揮,而是自主為用戶創造價值,這就是人單合一雙贏模式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

        現在我們的模式創新推進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有很多人始終沒有跟上節奏,沒有跟上節奏的原因首先就是在自主階段出了問題。自主的反面是不自主,"不自主"的表現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三自":自戀、自負,最后變得自卑。所謂"自戀"就是非常相信自己過去熟悉的那一套是對的,所以在模式創新推進上總是格格不入,有人甚至覺得新模式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價值呢?不能自主驅動進行新模式探索。在這個情況下可能就到了第二步,就是自負了,覺得自己的決策肯定沒問題,我發布命令你們照著做就行了,結果導致失敗,而失敗之后就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老路走不通,新路又不能去探索,總是把自己夾在中間,覺得我怎么老是不行呢?也非常恨自己為什么做不上去,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自卑。

        ■精熟。把自主創新、自我導向的事情做到更好,直到極致

        精是精確的精,熟是熟練的熟。"精熟"階段就是把自主創新、自我導向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努力做到極致。怎樣才能進入這個階段呢?也有兩個條件,第一要參與,第二要經過痛苦的磨練。

        所謂參與就是要親手去做,但絕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要真正悟透戰略,找到正確的路徑。所謂磨練,就要不怕失敗,但不是蠻干,而是為了盡量避免失敗,把預算的工作做到前面去?,F在,還有很多人沒有做好,因為自己沒有想通,不能深入參與,更不要說有事先的"預"了。那么在探索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壁,碰到困難又回到老路上來,淺嘗輒止,這就不會真正達到目標。荷蘭的哲學家斯賓諾莎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想,會找一個借口,如果想做,會找一個方法。"這句話可不可以倒過來說呢?如果不停找借口,就是不想做?,F在有很多人總是找借口,找各種理由說不能做或者做不成,那也就是說你就不想做,因為不想做就找一個借口。

        ■目標

        這個目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數量的目標,而是要真正達到一個非常高的境界,它叫做振興商業、重塑世界,為此需要挑戰自己的極限,去爭取一個更大更持久的世界級的目標。我們現在的模式創新符合這個要求。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模式創新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要創造一個具有時代性、國際性的商業模式。所謂時代性,就是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需要,但目前別人還沒有做,我們率先探索了。這就是重塑世界。所謂的國際性,就是對所有的企業都有用,無論國內企業,還是國際企業都認可這個模式,而且可以學,并且學了還有好處,就像國際上大家都曾經學習的日本的全面質量管理,以及后來美國的六西格瑪一樣,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給整個世界范圍的企業管理帶來非常大的變化。

        所以,回過頭來看三個元素,它是逐級遞進提升的。在自主階段是自我導向做好應該做的事情;到了精熟階段,就是把事情做到極致;到了目標階段,要做到世界級的水平,達到改善人類生活,讓世界更美好的目標。

        二、我對自驅力的理解和感悟

        很多同志一方面在理性上明白自驅力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又覺得很難做到。我個人對自驅力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總結為兩點,第一是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第二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心理醫生。

        ■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

        因為個人的經歷,我對這點體會非常深。

        1966年,我上高中的時候,所在的學校是山東省的重點中學。本來是很好的學習環境,但遇上特殊年代,到處停課、鬧革命。本來目標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深造,但遇上大學又停辦了。突然夢想沒了,目標也沒了,然后所有的同學一部分上山下鄉,一部分支援到邊疆,還有的就到了工廠。

        我算是比較幸運的,到了工廠,但是不管到哪兒都是到最底層。那個時候有句話,說我們這批人是文化大革命的實驗品,社會上的處理品。大家都感覺非常不幸。

        但正是因為到了社會最底層,從底層干起,我覺得這反倒成為我今天最寶貴的財富,這個經歷可能比單純的學歷更重要。那個時候沒人理你,就像美國人說的蘑菇定律一樣,被放在最陰暗的角落,所有機會都靠自己來爭取。

        比方說,當時雖然沒有全日制大學,但青島市還有所業余大學,我就努力去考,考上了這所業余大學,上了四年。那個時候非常艱苦,每天晚上蹬著自行車跑很遠的路,酷暑寒冬,始終堅持,但我沒有什么怨言,是我自己爭取的,因為我學到了知識。除了業大,我學習的另一個途徑是書籍,但那時青島市的新華書店還不像現在,當時書店在中山路,非常小,整個書店除了馬、恩、列、斯、毛主席的書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書,想看其它方面的書,要自己去借,但那些書又不敢公開地借,不敢公開地看,那時連《郭沫若文集》、《矛盾文集》、《巴金文集》等都不讓看,只能偷偷地借著看。當然有一些國外的文學作品,像巴爾扎克、雨果、契科夫、狄更斯的等等,都是千方百計去找來看,而且要趕快看完。不像今天,有的人很多書放在眼前,讀書的機會很多,反而懶得去讀。也許只有爭取來的機會才更加珍惜,因為借給你書的人,害怕書有遺失或者出問題,必須得三兩天就看完,所以就要集中精力地趕快看。也正是因為這樣,我看了很多的書。那個時代只要能找到的中國古典文學、史籍都努力去讀,像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更是當教科書一樣看了好幾遍。這些經歷都對我當時以及以后認清及做對做好很多事情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我覺得珍惜機會非常重要。我和楊綿綿同志、武克松同志合作到今天,已經27年了,這在中國的企業界可能沒有第二家。您可以說在中國我們的企業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這種合作肯定是最好的。他們兩個人也都經歷過那個時代,大家都珍惜工作的機會。我們中的干部還有一些人,他們也是經歷過那個時代。他們雖然都曾是學習出色的學生,但文革中只能上山下鄉,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如果沒有恢復高考,他們不可能上大學。他們今天不僅可能還在農村,而且由于他們家庭的關系在當時的環境下政治上還要受歧視。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很珍惜工作機會。當然還有很多類似的同志,這是他們非常珍惜今天工作機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實許多管理人員應該認真想一想,自己在物質上得的不算少,不應在這方面無止境的追求。就像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所說的,"我們很少想到我們有什么,可是總想到我們缺什么。"對很多年輕的同志,我覺得應該更好地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素質。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要做自主經營體的一個原因。因為過去的職業升遷路線,在傳統的正三角的組織體系下讓很多不勝任的人提升到了比較高的職位。現在做倒三角就是要大家從基層自主經營體做起。由此鍛煉真正的才干,體現出自己應有的價值。記得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有句名言:"人不應為了外部的贊譽而工作,因為工作本身就是獎賞。"只有達到將工作本身看作是獎賞的境界,才會珍惜乃至敬畏自己的工作機會,工作職位。

        之所以用了這么長時間說這方面的事情,是因為這對于激發我們的自驅力非常關鍵,因為自驅力來自人的內心,如果內心不能做到這一點,自驅力就很難實現和持續。

        ■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只有自己是自己的心理醫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管碰到什么困難,只要你的目標明確,你就應該自己說服自己,自己激勵自己,而不應該寄希望于向別人傾訴,那樣根本不可能真正解決。我自己就有這個體會,冰箱項目剛開始上馬的時候我們什么都沒有,找別人,人家不但不會鼓勵你,反倒會潑冷水。因為那時這個廠虧損很嚴重,又要貸款幾千萬,什么時候能還上?人家可能認為你一千年也還不上。那個時候怎么辦?因為我們自己堅信這個方向是對的,就堅定不移義無反顧地做下去。90年代初海爾工業園在上馬的時候,是全國家電行業第一個工業園,當時我們賬面上可支配的資金只有8000萬,但是投資需要15億,在貸款2個億之后銀行就不再放貸了,那個時候真的是找誰都不行。怎么辦?就是因為堅信改革開放到了這個份兒上一定會有機會,這個工業園建起來一定是我們一個新的跨越,我們咬住牙不但找到了機會建成了工業園,而且鍛煉了一支隊伍。

        《圣經新約全書》上有一句話叫做:"出路絕了,卻非絕無出路。"意思是任何時候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不放棄,你一定能找到出路。我覺得我們很多同志都要提高這種心理的耐受能力,有的人往往遇到一點困難就垂頭喪氣,就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就想跟別人嘮叨一下,或者找一些借口,其實借口沒有任何作用,因為借口無助于問題的解決。美國汽車大王福特有一段自述講的非常好。福特少年非常不幸,12歲時母親病逝,但是母親的一段話成為他創業的不竭動力。他母親告訴他:"你必須去做生活給予的不愉快的事,你可以憐憫別人,但你一定不能憐憫自己。"

        借今天這個機會,我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個人怎樣具備自驅力。(文章來自:中國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