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不懂職場杠桿,35歲以后你就會以這樣的方式被“干”掉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前幾天無意間陷入一對母子的爭執之中,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兒子呢,大學剛畢業,對于未來一片茫然,有好幾位同學都去澳洲游學打工,于是他也躍躍欲試,想在進入職場前來段人生的壯游。這位媽媽對于兒子要出國游歷基本上是贊成的,但覺得好好一個大學生為何要去國外當工人或屠夫,深感不解。她希望兒子出國留學拿個學位,或至少去念個語言學校,把英文練好,而不要去作苦力。

        兒子聽了很不爽,他覺得職業無分貴賤,靠勞力賺錢有何不對,媽媽的想法實在不符合潮流,于是母子兩人互不相讓。原本想默默逃走,卻晚了一步。媽媽突然指著我說:"你看Bryan當年出國留學,現在發展多好,你不是也說要向他效法嗎?"兒子說:"拜托~媽,人家Bryan專欄都寫了,要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而且他以前也做過你所謂的卑賤工作啊~"(他說的是這篇:有一種幼稚,叫"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接下來的場景,你大概可以想像了,基本上就是母子兩人四只眼睛望著我,等我表態。我現在完全可以體會為什么政客總是愛講那句:這個問題有賴大家共同研究、理性協商(基本上有講等于沒講)!

        首先(我清了一下喉嚨),我也覺得職業確實不分貴賤,靠自己的勞力光明磊落地賺錢沒啥不好(媽媽皺了一下眉頭)。但是(這時換兒子眼睛睜大),關鍵不在于今天要不要去游學打工,而在于你的職場之路能不能"持續進化"?這才是你媽擔心的事!

        接下來,我大致說了我對職場選擇的思考方式,雖然是處于龐大壓力下臨時掰的,但說完我自己都覺得挺有道理的,所以趁著還有記憶,把它寫下來。簡單地說,一個理想的職涯選擇,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是"杠桿",二是"彈性"。"杠桿"讓你每投入一分,獲得一分以上的收獲;至于"彈性"則強調,每個選擇都該讓你的路越來越寬廣,而非越來越狹窄。

        部分人選擇工作,把眼前的薪資福利列為關鍵考量,卻忽略了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為這份收入付出了多少成本?這是一個簡單的投資報酬觀念。(報酬/投入)的比值,就是所謂的杠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當然希望這個杠桿值(也就是投資報酬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在職場上的選項能夠越來越多,不要為年齡增長而卡在特定的產業與職位,老了之后哪都不能去,只能硬撐到領退休金為止。(想一想,你現在的工作,你現在的能力,是你讓越來越值錢,還是越來越貶值?你未來的職業之路,到底是越走越寬,還是會走投無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抓緊時間參加第一職場網"教練式"職業規劃,發現自己的優勢,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把職場的主動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我們來看看報酬(收獲)與投入(成本)吧!

        職場的"報酬"是什么?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錢"啦!其次還有成就感、社會認同、人脈等無形的效益。這些效益通常以"機會"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你工作表現很好,你會獲得大家認同,要不被提拔,要不被同業挖角,總之你的選擇會越來越多,這是最棒的情況。

        那職場的"成本"是什么?就是你為工作所付出的東西,那可多了:包含體力、時間、個人技能,還有組織能力!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工作投入這些東西,而且每樣工作,這四種"材料"的比例都不大相同。

        例如去澳洲當肉品工人,據說每星期就可領到25K臺幣(給合人民幣5000元)左右的薪資,超過臺灣一個月的基本薪資,聽起來很不錯。但這份工作的投入,可能體力占50%、時間40%、技能10%、組織能力0%。這樣的成本結構透露出幾個問題:

        1.體力與時間占了最大比重,這兩者是隨著年齡逐漸下滑的資源

        2.技能占比太低,而且除非未來一直殺牛,否則這技能的沿用性不高

        3.組織能力的投入為零,無經驗累積,但這卻是未來杠桿率最高的資源

        相對的,同樣去澳洲當餐廳服務生,雖然賺得可能比較少,但投入成本預估是體力30%(體力消耗比肉品工人低)、時間40%(假設與肉品工人同工時)、技能20%(接受點餐、客戶服務、人際互動)、組織能力10%(應付突發狀況,優化工作順序),相較于肉品工人:

        1.體力耗費略低,有剩余精力可以思考更多事情

        2.技能與組織能力比重高,而且與人有關,經驗比較可能沿用到其他工作

        3.有服務生經驗的去當肉品工人容易,但反過來,則需要更多的訓練。服務生在職場上有更多選擇!

        說到這兒,請不要問我40%、10%這些數字怎么來的(當然是我瞎猜的),我要強調的也不是服務生比肉品工人高級,上述的情境只是一個比喻,重點是我們應該試著用投資報酬率的經濟學角度,來看待每一個職場選擇。

        我即將要講的故事,可能你已經聽到爛了,但這卻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情。

        我有個認識將近20年的好朋友,我們相識時他才20出頭。他學歷不高,但工作非常積極,最高紀錄一個人同時上三個班,白天在辦公室任職,晚上去做夜班,還兼差做**。他年紀比我小,卻老早就買了房子和名車,讓我挺羨慕的。他曾經考慮要回學校讀書,學些新技能,但后來覺得會占掉他賺錢的時間,講了很多年還是做罷!也曾試著做小生意,雖然小有成果,但他覺得做生意太麻煩,而且有風險,不如兼差領薪水來的實在,因此繼續用時間與體力來換新臺幣...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愿意接受他的工作越來越少,加上身體出了點狀況,不可能再像以往身兼數職,于是杠桿越來越低,選擇越來越窄,有點像是臺灣科技業的困境,還真是傷腦筋~

        在道德與社會正義上,職業無分貴賤。所有富裕的社會,都仰賴體力工作者的奉獻才能支撐,我也認為政府應該傾全力維護所有工作者的公平正義,否則社會不可能安定。

        但從個人的角度,尤其是對職場新鮮人而言,有件事情你一定要從長計議的,那就是千萬別短視眼前的利益,而要分析背后各項投資的比重(體力、時間、技術、組織能力):減少用體力、時間這類越用越少的資源來換錢,盡量多用技術、組織能力(例如管理、創新、創業)這類具有杠桿特性的資源來換取成果。這樣在40年左右的職場中,你的選擇才會越來越多,投資報酬才會持續上揚。

        所以關鍵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要自問,10年之后你想靠什么賺錢!(文/Bryan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