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動產贈與合同(三)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合同編號:________________  甲方(贈與人):______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
        通訊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帳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贈人):______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
        通訊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帳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雙方就贈送_________________(寫明贈與標的物)事宜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贈與財產
        甲方將其所有的_________(寫明標的物)贈送給乙方,其所有權證明為:_________(寫明證明甲方所有權的證據名稱)  第二條 贈與財產的狀況
        1.名稱:_________________
        2.數量:_________________
        3.質量:_________________
        4.價值:_________________
        5.(是/否)有瑕疵: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條 贈與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條 贈與物的交付
        1.交付時間:_________________
        2.交付地點:_________________
        3.交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條 手續辦理
        乙方應在_________________期限內辦理所有權轉移的手續逾期不辦的,視為拒絕贈與?! 〉诹鶙l 贈與的撤銷
        1.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權撤銷贈與:
       ?。?)嚴重侵害甲方或者甲方的近親屬;
       ?。?)對甲方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_________________。
        2.甲方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3.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  第七條 交付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甲方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乙方可以要求交付?! 〉诎藯l 贈與物的損毀
        因甲方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甲方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诰艞l 贈與物的瑕疵
        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甲方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甲方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責任。甲方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乙方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條 通知
        1.根據本合同需要一方向另一方發出的全部通知以及雙方的文件往來及與本合同有關的通知和要求等,必須用書面形式,可采用_________(書信、傳真、電報、當面送交等)方式傳遞。以上方式無法送達的,方可采取公告送達的方式。
        2.各方通訊地址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方變更通知或通訊地址,應自變更之日起_____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否則,由未通知方承擔由此而引起的相關責任。  第十一條 合同的變更
        本合同履行期間,發生特殊情況時,甲、乙任何一方需變更本合同的,要求變更一方應及時書面通知對方,征得對方同意后,雙方在規定的時限內(書面通知發出_________天內)簽訂書面變更協議,該協議將成為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未經雙方簽署書面文件,任何一方無權變更本合同,否則,由此造成對方的經濟損失,由責任方承擔?! 〉谑l 合同的轉讓
        除合同中另有規定外或經雙方協商同意外,本合同所規定雙方的任何權利和義務,任何一方在未經征得另一方書面同意之前,不得轉讓給第三者。任何轉讓,未經另一方書面明確同意,均屬無效。  第十三條 不可抗力
        1.如果本合同任何一方因受不可抗力事件影響而未能履行其在本合同下的全部或部分義務,該義務的履行在不可抗力事件妨礙其履行期間應予中止。
        2.聲稱受到不可抗力事件影響的一方應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書面形式將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通知另一方,并在該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后_________日內向另一方提供關于此種不可抗力事件及其持續時間的適當證據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書面資料。聲稱不可抗力事件導致其對本合同的履行在客觀上成為不可能或不實際的一方,有責任盡一切合理的努力消除或減輕此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影響。
        3.不可抗力事件發生時,雙方應立即通過友好協商決定如何執行本合同。不可抗力事件或其影響終止或消除后,雙方須立即恢復履行各自在本合同項下的各項義務。如不可抗力及其影響無法終止或消除而致使合同任何一方喪失繼續履行合同的能力,則雙方可協商解除合同或暫時延遲合同的履行,且遭遇不可抗力一方無須為此承擔責任。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4.本合同所稱“不可抗力”是指受影響一方不能合理控制的,無法預料或即使可預料到也不可避免且無法克服,并于本合同簽訂日之后出現的,使該方對本合同全部或部分的履行在客觀上成為不可能或不實際的任何事件。此等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災害如水災、火災、旱災、臺風、地震,以及社會事件如戰爭(不論曾否宣戰)、動亂、罷工,政府行為或法律規定等。  第十四條 爭議的處理
        1.本合同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管轄并按其進行解釋。
        2.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也可由有關部門調解;協商或調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種方式解決
       ?。?)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員會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谑鍡l 合同的解釋
        本合同未盡事宜或條款內容不明確,合同雙方當事人可以根據本合同的原則、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及關聯條款的內容,按照通常理解對本合同作出合理解釋。該解釋具有約束力,除非解釋與法律或本合同相抵觸。  第十六條 補充與附件
        本合同未盡事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甲乙雙方可以達成書面補充合同。本合同的附件和補充合同均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與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七條 合同的效力
        1.本合同自雙方或雙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表人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或合同專用章之日起生效。
        2.本合同自_________日起生效(可以寫自公證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_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3.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_____份,雙方各執___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蓋章):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簽字):_______
      簽訂地點: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乙方(蓋章):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簽字):_______
      簽訂地點: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鑒(公)證意見:___________
      經辦人:___________________
      鑒(公)證機關(章)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日    (注:除國家另有規定外,鑒(公)證實行自愿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