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爭議海底撈:離職員工稱內部勾心斗角心累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累”是多數海底撈員工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切身感受。據一海底撈員工稱,海底撈的大部分門店都是24小時營業,員工的工作時間是兩班倒,“拿健康換錢而已。”不知從何時起,公司出臺了各種制度,為了迎合高層,各種不合理的要求隨之而來。
        地球人曾經無法阻擋的海底撈,在近兩年的“火鍋大戰”中正逐漸歸于平淡。不論是海底撈在“憋大招”,還是變得“成熟”了,不容忽視的是,面對競爭加劇的市場格局,海底撈需要堅守和改變。
        個案
        有些故事看似偶然,但其是否發生,興許只是時間問題。
        近日,被媒體披露的一則與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底撈)有關的、前員工敲詐公司的“故事”便是如此—一離職的海底撈員工因自己的建議被公司采納后,并沒得到升職、獎勵而心生不平,于是,其利用手上掌握的人事信息向原東家索要50萬。
        如今,此事已經進入法律程序。只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個看似極端的個案,卻早在海底撈埋下了“種子”。
        “以前,我的同事離職時,也做過‘這方面’的準備。”曾經在海底撈就職五年,且做到管理崗的余菲(化名)對
        在余菲看來,企業內部的鉤心斗角、拉幫結派是事件的主因。“現在是耍嘴皮子的時代,還有,如果新進員工與之前的管理層有裙帶關系,就會‘發展’得比較快。一些員工因此心理不平衡,離職時就想‘報復’公司。當然,這只是個別,也有一些是因為員工本身的素質所致。再有就是,雖然有報復心理的人不少,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很少。”
        敲詐事件之后,隨之而來的是“差評”和猜測。
        “不迷信海底撈的企業文化了吧”“缺乏誠信的企業,缺乏安全感的員工……”互聯網上不乏這樣的評論。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事不足以說明海底撈和其員工之間的雇傭關系變差,但二者之間已有“嫌隙”或海底撈對員工的獎勵機制在執行時出現偏差也有可能。
        彼時,海底撈設立了員工“金點子排行榜”,月月評金點子,評上后,會獎勵200-2000元。而海底撈董事長張勇也曾對媒體表示,“員工比顧客重要。”海底撈曾經有過一個規定:做店長超過一年,不論什么原因離職,海底撈都要給8萬元的“嫁妝”。即使是被對手挖角,海底撈都會遵守它的承諾。
        海底撈方面并沒有就敲詐事件作出回應,對涉事案件,海底撈是否沒能履行諸如“金點子”的承諾抑或存在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也沒有給出回復。更沒有明確表示海底撈是否還在執行與部分離職人員有關的“嫁妝”的“規定”。
        “累”是多數海底撈員工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切身感受。據一海底撈員工稱,海底撈的大部分門店都是24小時營業,員工的工作時間是兩班倒,“拿健康換錢而已。”
        但與之相比,他們更不愿意“累心”。“不知從何時起,公司出臺了各種制度,為了迎合高層,各種不合理的要求隨之而來。比如,領導只會根據他的想法來壓制你,如果你的存在影響到領導的前程,那么就會被更加強烈地壓制……”
        “海底撈的問題出在其‘家文化’的企業文化上,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家文化’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此時,企業管理更應該依賴制度。”曾經的小肥羊高管、天亮餐飲定位咨詢機構創建人趙天亮對
        “個人認為,海底撈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在處理員工關系上也遠比一般的企業優秀。但敲詐事件應該跳出事件本身來看,它折射出的是,餐飲行業多年來用工難的問題。”北京灃之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楊鐵鋒對
        楊鐵鋒表示,除了餐飲企業自身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外,大環境的影響,讓原本規范的企業在面臨員工勞務問題時更加“為難”;而相當一部分企業員工抱著投機的心態抑或“快速致富”的想法,引發了這一悲劇。
        變化
        如果將敲詐事件歸于“悲劇”,那么比之更大的悲劇在于,2014年年末,海底撈被認為正在淪為“二流公司”。
        在一篇題為《海底撈正在淪為二流公司》的文章中,海底撈的服務方式、單一業態和組織結構被詬病。“海底撈出問題了”的疑問也隨之多了起來。
        楊鐵鋒并不認同海底撈正在淪為二流公司的說法,相反,在執行多元化發展戰略和專業化發展戰略的餐飲企業中,他更看好執行專業化發展戰略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通常不浮躁、能踏實地做好一件事。”
        “如今的餐飲行業不乏一個投資人同時經營五六個品牌,但要使這五六個品牌在全國都能做好,且能做好5-10年,并不容易。短暫的,依靠噱頭抑或是模式創新贏得的市場,并不能成為品牌發展的長久之計。”楊鐵鋒表示。
        然而,一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海底撈因擴張速度加快,企業內部系統構建的復制能力正在變差,再加上餐飲行業原本較高的離職率,難免出現問題。
        據公開報道和來自海底撈官網的信息顯示:海底撈2004年在北京開了第一家店,2007年開了14家店。在2012年時,開店數量不足70家。2013年82家。2014年109家。其還在新加坡開有2家店、美國洛杉磯1家店和韓國首爾1家店。
        從開店速度上看,海底撈近兩年的發展似乎并未受阻。不僅如此,海底撈還涉及了其他領域。
        上述知情人士稱,海底撈做了冒菜,以后也很有可能涉及其他業態。
        “U鼎冒菜”是上述知情人士說的海底撈的新業務。雖然海底撈方面并沒能提供任何有關“U鼎冒菜”的信息,其官網上也沒有只言片語,但通過其官網上的“在線咨詢”,記者得知,“U鼎冒菜”是海底撈旗下的子公司。
        這家“北京優鼎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鼎優)在公司名稱上與海底撈毫無瓜葛。但記者通過查詢兩家公司的工商注冊信息發現,優鼎優的投資人信息中出現了“楊利娟”、“袁華強”的名字。
        前者與四川海底撈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同名,后者與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負責人同名。而優鼎優公司的法人代表施永宏,是不是2007年離開海底撈的張勇的“死黨”、海底撈的“創建人”就不得而知了。
        從“U鼎冒菜”官方微博披露的信息來看,“U鼎冒菜”第一家店2012年就在北京開張了。最新一家店也于2015年1月16日在西安試營業。迄今,優鼎優已在全國開了15家門店,其中,北京13家、上海1家、西安1家。
        據上述知情人士稱,海底撈還在積累和沉淀,其模式也需要優化。至于優鼎優未來的戰略,還有待觀望。
        楊鐵鋒稱,自己悄悄了解過優鼎優。在他看來,這是海底撈一個很好的嘗試,商業模式不錯,運營也還不錯,但是,“其品牌設計、店面設計、產品以及服務水準還達不到海底撈的水準。”
        除了海底撈自身的變化,外來的變化也正在影響著海底撈的市場格局以及“江湖地位”。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百強統計數據來看,2013年餐飲百強中,火鍋業態是唯一一個平均單店收入、平均每平米勞動效率、凈利潤率都正增長的業態,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
        “于是,業內、業外的不少企業都參與到了火鍋業態的競爭中來。”在趙天亮看來,“在2013-2014年餐飲行業進入洗牌期后,海底撈的客流正在被不斷涌現的新業態、新模式所分流、蠶食。而海底撈消費人群的變化也將對海底撈服務方式的變化提出新要求。”
        常態
        競爭遠比想象中殘酷。
        1月初,有媒體報道稱,因近幾年進入長春的火鍋品牌和火鍋種類越來越多,競爭激烈,致使百勝旗下的“小肥羊”最終撤出了長春市場。
        就海底撈而言,不少消費者的直觀感受是,地球人都無法拒絕海底撈時代正在逐漸淡去。
        以天津為例,一本土連鎖餐飲企業從2013年年末至2014年全年開了9家連鎖火鍋店。在喜好火鍋的消費者中,該品牌成為新興消費勢力的代表。而消費者中,年齡較長者則更青睞于傳統的“銅鍋”。據海底撈官網顯示,在天津,其目前只有5家店。
        全國范圍內,備受年輕人推崇的火鍋外賣“來一火”,創業時間不長便拿到了VC千萬級的注資。而早就推出了火鍋外送的海底撈,其外送業務卻變得不溫不火。一些大的餐飲企業也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火鍋品牌,如外婆家推出了火鍋品牌“鍋小二”,就連黃太吉都推出了火鍋品牌“大黃蜂”。
        區域強勢火鍋品牌的“掠奪”和新加入火鍋陣營新品牌的“蠶食”,“在求新、求變、求怪的消費趨勢下,老牌火鍋企業的市場份額正在被‘打劫’。”楊鐵鋒稱。
        不僅如此,競爭對手還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經營實力。2014年,德莊、小尾羊、黃記煌等火鍋品牌都在店面裝修、品牌設計、產品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在楊鐵鋒看來,新品牌借助互聯網或是本身的創新,很容易就打開了市場,雖然這其中不乏一些并不能存活很久的“害群之馬”,但這些市場變化,均很有效地對火鍋原有市場的客源進行了分流。這一過程中,原有火鍋品牌必須堅持、堅守并取得發展。而火鍋業態中,老品牌的生存壓力則不言而喻。
        對處在“戰國時期”卻相對“平靜”的海底撈而言,楊鐵鋒是比較樂觀的,在他看來,歸于平靜是企業健康成長的一個常態。
        “雖然現在的消費者會感覺到海底撈正在退出視野之外,或者其發展沒那么‘振奮’了。但這些都是一個成熟企業必須經歷的過程,知名度太高抑或曝光率太高,對企業的發展并不見得都是好事。我們能說比較平靜的全聚德、東來順就發展得不好嗎?”楊鐵鋒反問。
        在國內經歷“戰國時期”的海底撈,在海外的發展也并不順利。經歷了一年籌備期在美國開業的海底撈,卻因地域的差異而備受美國消費者“嫌棄”。
        和部分在中國發展的外資企業一樣,其在美國也經歷了“水土不服”的“磨難”。據外媒報道,海底撈在中國的服務之法,在美國根本派不上用場,美國消費者并不喜歡海底撈各種“殷勤”的服務,即便是被改良了的海底撈依然沒能在短時間內贏得當地消費者的心,相反還遭遇了更多吐槽。
        就其目前在美國、韓國、新加坡的發展狀況,以及近兩年在國內的發展現狀來看,海底撈是否從重視“情感”變為重視“制度”;隨著消費主體的變化,海底撈的服務方式是否會改變;海底撈對“U鼎冒菜”的規劃,以及針對餐飲行業“用工荒”和頻繁的離職現象,是否會有新的“人才計劃”出爐……海底撈方面均沒能給出相應回復。